主要成效

1.良種良法配套,大幅提高油菜產量
2013年,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全面啟動了“油菜增產綜合技術生產模式研究”。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作為領銜單位,聯合國內油菜科研優勢單位,通過對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獲得的技術成果進行集成和中試熟化,形成了融合土壤適墑管理、機械化品種“中雙11號”、密度調控、緩控釋全營養一次施肥、聯合機械播種、芽前封閉除草、“一促四防”、機械收獲和秸稈(菌核)快速腐解等9項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并在湖北、湖南和江西等油菜主產區建立了5個核心示范區達千畝以上的基地。

2.農機農藝融合,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采用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只需3種機械進行3次作業,便實現了種、管、收各環節的全程機械化。其中,聯合機械播種融合了土壤適墑管理、機械化品種“中雙11號”、密度調控、緩控釋全營養一次施肥、機械播種、芽前封閉除草等6項技術;小型無人飛機噴藥實現了“一促四防”;機械收獲則融合了收獲與秸稈(菌核)快速腐解技術。

3.增產增效并重,大幅增加油菜種植效益
采用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不僅增加了產量、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顯著增加了油菜種植經濟效益,實現了油菜生產扭虧為盈。

4.生產生態協調,大幅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油菜可以利用南方冬閑田生產,不與主要糧食作物爭地。據估算,我國可利用長江流域冬閑田增加6000萬畝以上的油菜面積,發展油菜產業潛力最大。油菜還是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理想的輪茬作物,種植油菜后可大量增加土壤有機質,釋放土壤中磷元素,熏蒸滅殺土傳病原微生物,降低糧食作物的病蟲危害,提高糧食作物單產,是唯一能實現糧油兼豐的油料作物。
同時,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采用秸稈(菌核)快速腐解技術,將加快秸稈腐解的生物菌核制成藥劑噴霧,并通過機械原理,安裝在油菜收割機上,收割機在收割油菜的同時,將生物菌核噴入秸稈中,實現秸稈的快速腐解。不僅有效利用了秸稈資源,提高了土壤肥力,可使后茬水稻產量提高3%,而且徹底解決了困擾“秸稈不焚燒,出路在何方”的問題,防止了秸稈燃燒引起的環境污染。
從5個示范基地規模化的示范效果來看,油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模式打破了制約我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和技術集成度不夠的發展瓶頸,其推廣應用將有力推動我國油菜生產從勞動密集型向機械化高效生產方式的轉變,大幅度提升我國油菜生產水平,對提高我國油料自給率、保障國家食用油安全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